时间:2016-10-18 17:54
大
中
小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第一部分
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普及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县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
(三)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组织学会与企业的协作,开展科学技术咨询活动,推动企业科学技术进步。
(四)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二、2015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县委、县政府对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高度重视。一是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以县委为中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各单位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措施,明确目标,努力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做到规范化、有序化。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对工作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化、目标化,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的目标任务,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组织召开了全县实施《纲要》再动员大会,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四是完善了工作机制。根据实施《纲要》的需要,县委召开了2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领导小组经常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多次派员深入到各乡镇调研,实地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政府主导,分工负责,规范实施
兴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县实际,对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再次进行了详细分解,明确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把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任务,纳入有关工作规划和计划。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在积极开展调研、组织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为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计划,指导全县开展《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践,确保效果。
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部署和要求,立足现有工作基础,突出重点,认真抓好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落实。
1、以科学教育为关键,积极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县教育局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特色教育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及科技辅导员的作用,动员各中小学校围绕素质教育,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令营、校园科技展览、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等各类科学实践活动,研究探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一批中小学生科研苗子。引导学生讨论什么叫崇尚科学、什么叫愚味无知,使学生崇尚科学、弘扬科学,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县妇联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教通”和“小脚印”活动,提高家长科学素质,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县科协落实非正规教育项目,建立校外青少年非正规教育信息咨询中心2个,开展校外青少年非正规教育活动。对校外青少年进行体能和技能培训和生活技能、谋生技能拓展,先后组织开展服务行业礼仪知识和技能培训,跨部门合作的艾滋病和毒品预防知识培训,生活能力拓展及计算机培训,妇幼保健和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知识培训等共20多场次,4000多中小学生参加了培训。
2、以科技培训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宣传活动,面向农民宣传种养殖、中老年保健、反邪教、文明卫生习惯、疾病防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知识。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利用各种平台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5年以来共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普训17期次,培训人员1.2万多人次。县委组织部、县科协在2015年联合召开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科技干部科技培训工作会议上,对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党员的进行科技培训,制定了《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科技培训规划纲要》,落实一乡一基地,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的科普示范创建,使受培训的300多农村带头人每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或专业技能。二是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局、科协、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团县委、妇联等部门,积极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以及"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强对农村青年、妇女、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2015年,全县培训农村技能劳动者7000多人次,实现5000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招收农函大学员70多名。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县科协、农业局、科技局、宣传部、团委、妇联、卫生局、林业局等8家单位联合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专业技能,有效建立了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
3、以培训竞赛为载体,积极推进城镇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在城镇居民当中。我县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一是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劳动保障局、人事局、科协、总工会等部门,依托党校、农广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在岗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职工竞争择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2015年度全县共培训了再就业人员3000多人次,农民工培训5000多人次,在岗人员培训600多人。劳动保障局采取开展职位技能订单培训,开展企业员工定向培训,组织企业到人才市招聘员工等手段,促进培训效果,吸引农民参加。二是开展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和发明竞赛活动。县工会举办劳动竞赛和职工技能大赛。
4、以干部教育为切入口,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县委组织部、人事局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科学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把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工作列入《2012-2015年兴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科学教程的内容。宣传部、人事局、科协等单位通过组织干部参与全县科协论坛征文和全县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科技发展成果,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县妇联女干部学习讲堂,举办和谐家庭知识女性专题讲座,组织部组织开展阳光心态讲座,为全县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2015年度开展各类干部科学素质培训3次,共培训干部
(四)、广泛宣传,动员力量,全民参与
我们结合实际,加强联合和协作,积极组织开展了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举办广场"资源节约、人人参与"的大型科普活动,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图片展览,参加观展的群众达2万多人次;在全国科普日,县政府组织10多个单位在广场、县体育场"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大型系列科普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同时,组织专家、青年科普志愿者到学校、社区举办"节约能源"专题讲座,到企业指导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劳动竞赛活动,到农村举办节约能源科普展览。活动期间兴县电视台设立了“科普之窗”专栏,体育广场建立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科普资料和影像据统计直接参与活动的公众达2万多人次,科普宣传受益人数达3多万人次。
(五)、通力协作,创新方法,提升素质
县文广新局扎实推进农民科技书屋建设,2015年度在全县50多个村建立了农民科技书屋;县科协2015年制作科普宣传栏30块并全部上墙;县科协联合县财政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技示范户,推进农村"一站一栏一员" 工程建设。县科协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科普教育基地1个,建立科普宣传栏30个,利用有线电视开辟科普大篷车节目,2015年累计播放70小时。目前,全县科普志愿者组织、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普讲师团,初步形成覆盖全县城乡的科普组织体系和科普志愿者队伍。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2015年纳入兴县科学技术协会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单位是兴县科学技术协会。
第二部分
2015年部门决算安排情况说明
{C}{C}一、 {C}{C}收入决算
2015年财政拨款收入决算851883.09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元。
二、支出决算
1、2015年支出决算1087639.09元,其中:基本支出536083.09元,项目支出551556元。
2、2015年一般公共决算财政拨款支出按用途划分:工资福利支出285013.09元,为在职人员的工资;商品和服务支出55556元,为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其他交通费用等;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27070元,为在职人员的住房公积金和退休费;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520000元,为科普惠农专项经费。
3、“三公”经费决算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 0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元,因公出国境费0元,公务接待0元。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为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