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09:19 大 中 小 来源: 新华社
近期,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2月23日下降至1.45万人,较峰值减少了99.1%。
“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2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这样指出。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总结3年多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经验做法,完善相关机制和举措,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从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中总结经验做法
湖北省五峰县仁和坪镇富裕冲村,地处大山中。近两个月,村支书裴清平多了一项任务:每天上午,他要给村里的独居困难老人打一遍电话,若是没接电话,立即通知包保责任人上门走访。
五级书记抓防控、建立重点人群包人包户联系人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项项举措落实落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把住关口不松劲。1月底,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
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从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到新冠病毒感染回归“乙类乙管”,三年多来,我国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脆弱人群保护、精准快速分流、重症患者救治、药品物资供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盯紧关键环节,2022年11月以来,我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回首三年多,“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中国声音响亮而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实践证明同心抗疫取得巨大成效——
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如何科学防控,没有现成答案。
从先后印发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到实施“二十条”“新十条”优化防控措施,再到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三年多来,我国密切跟踪病毒变异特点,时时关注疫情演变态势,始终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科技力量支撑中国取得战“疫”重大成果——
科学,是战“疫”的治本之策。
8天内判定病原体,16天内完成检测试剂盒优化;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已有13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多路径研发迅速遴选治疗药物,扩大负压救护车、呼吸机、医用防护服等救治设备及物资生产……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各地疫情处在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我国经受住了本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起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2月,全国高校及中小学迎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季。
“回学校我感到非常开心。”随着国际航班恢复,不少外国留学生也重返校园,来自意大利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李雯就是其中之一。
“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返校事关近3亿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明确要求将学校作为重点机构加以保障,将师生作为重点人群加以保护。
坚持每日晨午检、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对食堂、宿舍、电梯间等人流聚集重点区域严格实行滚动消毒;设置体育课过渡期,循序渐进调整体育训练强度……各地教育机构正全面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压实“四方责任”,盯紧关键环节,做好风险人员管控,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推进再落实。
医疗物资保障组建立重点医疗物资中央、地方两级调度机制,分级负责、属地统筹;梳理汇总全国养老机构、学校、农村地区的用药需求,确保重点人群就医用药得到有效保障;多部委围绕保供稳价的共同目标,紧盯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围绕医疗救治、重点物资生产保供、交通运输保障、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养老机构管理保障等重点,各地各部门加大力度落实落细工作部署,持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健翔园社区的“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台账罗列有序;在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用2天时间将4个病区快速扩充到8个病区,ICU床位从原本占床位总数的4%增加到10%;在重庆,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获赠防疫“健康包”,全市保持医疗机构重点药物库存较为充裕……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民航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7日至2月15日春运期间,民航累计运输旅客5500多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9%;2月6日至12日,我国已恢复与58个国家间的客运定期航班,98家中外航空公司共执行795班航班……“乙类乙管”措施实施以来,我国民航旅客运量大幅增长,市场迅速恢复。
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正在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前行的强大能量。
不断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2022年底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对65岁以上老年人依据基础疾病、疫苗接种等情况,设置重点人群管理台账,以红、黄、绿三色划定高、中、低风险等级,约350名家庭医生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提供分级分类健康服务。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疾控专家研判,我国未来新冠疫情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
“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科学谋划下一阶段疫苗接种工作”“要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要统筹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攻关”……2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应对新变异株,要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控措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监测系统、哨点医院监测系统、病毒变异监测系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会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形成多个监测子系统,不断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
疫苗接种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正根据病毒变异和疫苗保护情况,指导各地继续有序推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按照平急结合、系统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的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医疗物资稳定供应,完善储备制度和目录,强化医疗机构应急药品和物资的储备;积聚各方力量提升生命健康科技水平……补短板、强弱项,各地区各部门正在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断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平战结合的防疫能力,做到资源跟得上、响应有效率、机制可联动、防控见实效,确保能打好有准备之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