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7 16:53
大
中
小
兴县参照晋城市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吕梁市工作要求和兴县实际,通过事项划转、简化程序等实现了政务信息“应上尽上”和数据共享,加快了构建兴县“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进程,有力助推兴县县域数字政府建设。
一、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按照“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的要求,全面配合省政务信息化改革,加快开发“数字政府”基本应用,加快提升兴县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丰富本地区本部门服务频道功能,形成全县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入口。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优化政务流程,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县范围内“一网通办”。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线下线上两种模式,建立完善电子签章、电子文书相关制度,完善网上受理、审批、公示、查询、投诉等功能,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线上与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建立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全力打造阳光交易。规范电子交易流程,开展交易试点工作,推进市县(市、区)一体化交易,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
2020年1月4日,兴县举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审管衔接备忘录签署暨“一枚印章管审批”启动仪式。会上,县委书记粱志锋宣布兴县“一枚印章管审批”正式运行,并颁发了改革后的第一张营业执照,政府副县长赵一政讲话并代表县政府在原审批印章回收集中存放箱上加封条。县委编办主任薛探平,审批局局长马云与首批划转318项审批事项的23个行政单位负责人代表签署了审管衔接备忘录。
“一枚印章管审批”启动后,兴县实行一窗受理,综合审批新模式,简化了审批程序,加快了审批效率。截止目前共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2项,政府投资项目可研批复20项(同步办理招标方案核准20个),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批复4项;选址意见书5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件,抗震设防批复1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1项,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上报)2项;永久性占用林地审批(上报)2项;企业设立登记77户,变更登记140户,注销登记41户;食品经营许可证5个;交通运输许可类37项,其他类100项。社区卫生服务站受理1项。
二、优化审批服务方式,助力一网通办。
兴县政务大厅推行受理和审批分离的运行模式,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多评合一”和“多图联审”。统一规范行政审批现场踏勘、审图、验收等行为。对需要现场踏勘、审图和验收的事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行业标准,组织制定实施办法,实行一次性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并规范程序、标准和时限。对纳入行政审批程序,且应由政府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事项,由审批局统一组织实施,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承担。
政务大厅打破了按单位设立审批窗口的运作方式,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合并同类项,变多个事项为一个事项,变多次审批为一次审批,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对原审批流程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优化再造,打造高效集约的全新审批流程,通过一个窗口流转闭环式审批服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
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理,创造条件推动更多事项向“两微一端”延伸,努力实现了兴县县级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网上办理。
三、构建全县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
兴县县政府决定全面推进我县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逐步建成兴县全域内工作部门互联互通的协同办公系统,实现全县政府系统全覆盖。依托县政府统一部署的全县政府协同办公系统,按照统一平台、集中部署原则,深入推进兴县协同办公系统应用工作,建设覆盖兴县政府部门、乡镇的协同办公应用系统,实现跨部门公文传输、文件会签、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兴县政府于2019年9月份开始筹备建设县域协同办公系统,2020年1月份完成了采购招标工作,目前进入了初期的试安装协调阶段,届时即可实现跨层级、跨部门的公文收发、流转签批、各类会议管理、通知、值班管理、接待审批、信息报送、公务出差审批、请销假审批、自由协同、通信录功能、工作微信等,从而提高政务办理效率,实现兴县“一张网”,搭建真正的数字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