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信息

兴县夯实财政保障 兜牢“三保”底线

 时间:2020-07-10 11:04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县财政收支等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我县积极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科学谋划,加强分析调度,强化收入征管,夯实财政保障,努力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收入情况

截至525日,全县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044万元,同比下降33.4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2274万元,同比下降22.04%,非税收入完成6070万元,同比下降64.89%(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入库矿业权出让收入10305万元,本年度入库1269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17037万元,同比下降29%

二、支出情况

截至525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1572万元,同比增长7.53%。其中:八项支出本年累计完成68055万元,为上年同期的98.82%

一季度全年累计一般预算支出110772万元,为上年同期的117.27%,同比增长17.27%,其中:八项支出预计完成75255万元,为上年同期的109.28%;一般预算收入39044万元,为上年同期58687万元的66.53%,同比下降33.47%

基金支出完成16872万元,为上年同期的128.29%

1.主要支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79万元,同比增长87.38%;公共安全支出2017万元,同比增长88.86%;教育支出6855万元,同比下降14.63%;社会保障支出9838万元,同比增长77.97%;节能环保支出14511万元,同比下降49.34%;城乡社区支出22676万元,同比增长9.59%;医疗卫生支出5974万元,同比增长33.2%。完成防疫专项资金支出494.8万元,其中上级资金210.52万元、县级资金284.28万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2.扶贫支出

疫情防控期间,扶贫支出21494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6746万元;光伏扶贫项目2790万元;金融扶贫1250万元;生态扶贫280万元;扶贫车间32万元;农业产业934万元;饮水安全4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2000万元,用于缓解贫困户小额贷款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还贷的困难;专项资助资金60万元,用于解决受疫情引发的扶贫产业发展困难;发放政策性周转金 1490万元,解决市场原因导致的资金断链问题;下拨教育经费2840万元;及时拨付困难群众临时救助385万元,城乡低保1027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1260万元。

3.重点项目支出

为加快重大项目复工复产进度,支出27136万元。其中公路项目资金7000万元,党校建设项目500万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000万元;人民医院迁建项目6100万元;易地搬迁6746万元;光伏项目2790万元。

三、主要措施

(一)准确研判收入形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加强疫情期间财政收入形势分析,分析研判2020年财政收入形势,动态跟踪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二)认真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加大征收力度,认真做好疫情期间收入组织工作,培植新税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主动服务重点企业,加大跟踪协调、服务力度,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计划情况,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做好重点企业纳税申报辅导,全面掌握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和工程等税源变化情况,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积极支持企业发展,落实财税征管措施。

二是着力在产业转型升级、园区提质提标、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下功夫,深挖存量、提升存量效益、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配置和高效整合利用。

三是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市场信心,夯实增收基础。

四是采取超常规手段,推进项目开工和建设,抓住建安税入库工作。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债券资金,一季度已入库项目19个;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1.6亿元,落实到项目2个;一般债券资金1.09亿元,落实到项目3个。充分利用银行贷款,申请农发行贷款12.1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计划融资2.5亿元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对接。用足用好“一县一策”政策,驻兴企业已主动认领总投资2.2亿元的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四)强化结构调整加大存量资金的消化力度,利用预算调节基金的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时拨付县级应急转贷资金、政策性周转金、各类补助资金,用于缓解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扶贫产业。积极启动“一保通”,拨付农业、林业保险资金总计1581万元, 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兜牢“三保”财政支出底线,坚决保证“三保”资金不断链。坚决落实过“紧日子”工作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支出,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资金,将压减的资金集中用于保障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项目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经费保障。加大疫情防控经费保障,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财政资金以及社会捐赠资金;建立疫情防控资金拨付和采购“绿色通道”机制,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财税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施稳岗就业等工作。

(六)强化政策落实。及时下达各项民生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医疗救助资金等,确保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不因疫情的发生受到影响。

(七)强化项目谋划。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聚焦重点项目推进,细化工作任务,对全县安排的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分类,厘清急需财政保障支持的项目,对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加快办理立项、环评、土地等前期审批手续,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实施。高度重视扶贫项目建设,加快扶贫项目复工开工,提高支付进度。督促主管部门及有关乡镇加快扶贫新项目申报进度,同步公示,进行入库;落实项目管护责任,确保疫情期间扶贫资产仍能够安全运营、稳定收益、保值增值;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受今年经济大环境,煤炭价格以及疫情情况影响,一季度我县所有企业都存在开工不足以及生产销售不畅的问题,因此,大部分企业都相应的下调了上半年的经济目标。第二季度,税收收入情况仍不乐观,具体表现为:1.大企业虽然已经复工复产,但受一季度影响,企业多数存在亏损情况,二季度企业所得税入库会大幅减少。2.中小企业虽然相继复工复产,但情况不太乐观,产能没有完全释放,氧化铝、电解铝价格大幅下跌,物流运输等也不正常。

就目前态势看,我县今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还很大。骨干企业税收增长乏力,加之疫情期间国家出台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和税收延期申报缓缴措施等影响,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加之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年度财力缺口较大。

五、相关建议

1.运用多种财政手段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及相关群体给予扶持,以保障和支持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和稳定预期等,从而维护社会基本运行秩序和正常发展。

2.加强支持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救治机制、应急医疗救助体系和机制、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预备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等制度。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