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30 11:33
大
中
小
一、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是协助政府领导处理县政府日常工作的机构。其职能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综合协调;当好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做好办文、办事、办会等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提出建议。
2.根据县政府领导的要求,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文件和有关材料;负责各类公文的办理和县政府机关的档案、保密、文印等工作。
3.负责县政府会议的会务组织,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审核和会议纪要的整理撰编;协助县政府领导督查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和落实。
4.收集整理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请示县政府的问题,提出审核处理意见,报县政府领导审批;根据县政府领导的指示,组织协调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5.负责县政府的政务活动安排,组织协调或协助做好大型活动;负责与县直各部门的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联系,协助县政府领导处理各部门和各乡(镇)向县政府反映的重要问题。
6.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根据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县政府领导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馈情况,提出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7.负责县政府应急管理日常事务工作;协助县政府领导组织处理需由县政府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
8.督促检查县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县政府各项决议、决定、重要工作部署和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贯彻扫行情况并跟踪调研,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报告;及时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以及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
9.负责各类政务信息的收集、编辑、报送;做好县政府的值班工作,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报告重要情况,并协助处理各部门和各乡(镇)向县政府反映的重要问题。
10.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管理等工作。
11.负责政府法制工作规划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赔偿案件;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等工作。
12.负责全县的人民防空工作。
13.办理县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为正科级建制,下设值班室、综合股、内务股、调研信息股、政府机要室、行政审批股、政府网络中心和兴县人防指挥信息中心组成;现有在职人员21人。
(三)资产情况
资产合计113.7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5.69万元,固定资产108.02万元。
(四)工作总结
1.强化履职担当,推动政务工作运转顺畅
切实抓好综合协调服务工作,热情主动地为各级领导、部门和群众搞好服务,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落实应急管理制度。一是明确应急职责。严格落实24小时全日制应急值班制度,做到上传下达快捷有序,无一遗误。二是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有序、高效地处置了包括雨雪天气、防汛等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损失,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群众的来访、来信,都能做到随访随接,随接随办,及时答复。
(2)优化后勤保障质量。认真贯彻“为基层服务、为机关服务、为领导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是积极创新接待方式。充分调动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重大接待活动中,实行全员齐上阵,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圆满完成了蔡家崖号通车、国际扶贫研讨会等接待任务。二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办公。政府网上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基本建成,实现了县与市电子公文交换,同时局域网协同办公正式启用,实现了政府文件、会议、值班、印章使用的数字化管理和办公室内部科室间的文件资源共享,提高了信息和公文交换时效,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三是进一步规范财务和办公用品管理,严格经费支出审批,有效控制了经费支出的增长。四是着力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对各类会议、文件从严把关,按程序审批,使领导从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应酬活动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调查研究、抓工作落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3)履行督查督办职责。为保证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得到及时落实,一年来,我办严格落实县政府重要决策跟踪督办制度,认真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县政府重要会议议定事项和重大工作部署的分解落实,围绕县政府重要文件、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领导批示,加强跟踪检查与督促,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全方位、多角度地督查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进度,确保督查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不断提高督查工作实效。
(4)推进政府网站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要求和上级绩效考评的标准对政府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从网站页面的设计规范,到功能的完善,做到了网站栏目设置更合理,涵盖内容更全面。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6550条,其中政务动态信息4613条,部门、乡镇信息公开1937条,网站总访问达29360次。网站调查、在线互动功能方面也有了明显改善,通过政民互动平台回复网民关切问题20条,办结率100%,解读信息发布203条,办事服务发布176条。
(5)强化政府法制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通过续签、比选等方式聘任山西和胜、山西源晋、山西轩明等3家律师事务所为县委、政府及其32个工作部门和全县17个乡镇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务,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提交讨论前必须由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二是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按照《行政复议法》相关规定,分别于法定时间内送达双当事人相关法律文书及行政复议决定书;参加行政应诉8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均按时出庭应诉。
(6)扎实推进人防工作。制定了人防行政执法权责清单,规范了审批流程,建立了清单告知制度,实行一次告知。借助“9.18”警报试鸣日和法制宣传日,深入广泛进行人防宣传,逐步规范完善审批手续,认真履行“结建”工作审核职能,全年共设计面积521平方米,批建521平方米,易地建设费收缴入库52万元,全年抽查人防工程3000余平方米。
2.服务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1)办文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细致办文。按照办文、办会、办事“零差错”、“零失误”的标准和要求,着力压缩发文数量,规范公文处理程序,公文出错率大幅减少,以文辅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传办各类文电2175件,制发各类文件、会议纪要404件,起草领导讲话、工作汇报、调研文稿220余篇。
(2)办会工作展开新篇章。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控制会议次数和规模,大力精简各种会议。认真做好会前通知、会中服务、会后情况收集上报,加强议题、议程安排的协调把关和各个环节的服务,特别是对县政府常务会议等高规格会议,提前对需要审议的议题进行认真审核,并报县政府领导审定同意后提交会议研究,从源头上确保了会议的权威性和高效性。一年来,高水平完成了县政府领导召集召开的190余次会议的服务工作,保证了县政府决策事项及政务工作的贯彻落实和顺利开展。
(3)信息调研再上新台阶。一是调研活动更具针对性。一年来,我办紧紧围绕县政府各个阶段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谋划、实施及完成情况,全年累计深入乡镇、县直机关调研或陪同领导调研40余次,起草、整理各类调研报告22篇,以文辅政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是政务信息质量大提升。时刻围绕中心工作,增强信息工作的敏锐性,多角度挖掘信息,有效的拓展了信息源。全年公开各类政务动态信息4600余条,办公室实行全员办信息制度,编印政务信息普刊363期。
3.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办公室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用一流的素质、十足的干劲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抓学习强素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系统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要理论文献,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了宗旨和服务意识。同时,组织办公室全体干部集中学习30次(累计400余人次),通过播放视频、人员授课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了办公室工作制度和文秘写作等各方面知识,为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抓班子带队伍。领导班子成员相互学习、支持、尊重,形成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扬民主,每周五定期召开办公室全体人员学习暨周工作总结会议,广泛征求意见,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民主,切实发挥强大助力、共聚合力的作用,有效调动了办公室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坚持挺纪在前,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1)强化学习教育,增强廉政自觉。采取集中学习和个别自学相结合,专题讲座和民主讨论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了省、市、县纪委全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廉政谈心和廉政教育,班子成员全年共与分管股室人员进行4次廉政谈话、上廉政党课4次。
(2)强化监督检查,保持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没有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切实维护了办公室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办公室全体党员干部人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制度约束,让每个干部时刻做到自警自醒,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二、2018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
2018年收入决算财政拨款收入430.01万元,收入比2017年增加49.85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整、社会保障缴费增加、住房保障缴费增加、支付“13710”系统专网租赁费和服务费等,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
1.2018年基本支出405.19万元,比2017年增加127.82万元。变动主要原因是工资调整。
2.2018年项目支出21.20万元,比2017年项目支出减少81.51万元。主要是“13710”系统专网租赁费和服务费、法律服务费、政府门户网站技术支持及域名使用经费、六权治本评审费等。
(三)“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2.5万元,比2017年决算支出增加1.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5万元,因公出国和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我单位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0万元,我单位无此项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我单位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0万元,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五)政府采购情况
我单位2018年无采购项目。
(六)机关运行经费情况
2018年支出决算426.39万元,比2017年增加383.32万元,其中:办公费11.62万元,印刷费16.22万元,差旅费0.50万元,培训费0.75万元,劳务费0.1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5万元,其他交通费15.45万元,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增加公务交通补贴。
(七)绩效管理情况
绩效管理情况我单位无项目设定绩效目标管理。
三、名词解释
(一)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三公”经费:指省直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四)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