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预决算公开 >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兴县委员会宣传部
时间:2020-09-23 09:48
大
中
小
一、部门概况
(一) 部门主要职责
县委宣传部是主管意识形态的县委工作机构。主要职责有: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县委和上级宣传部门的安排部署,制定全县宣传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县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指导和辅导,会同纪检、组织部门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
3.负责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搞好新闻报道,掌握舆论导向,把握宣传基调。
4.负责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和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5.指导、协调全县新闻、广播电视、文化、图书和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6.负责制定、统筹全县对外宣传工作。
7.承办县委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县委宣传部内设5个科室:综合办公室、宣传科、文明办、理论科、兴县报刊编辑中心、兴县网信办(副科级事业单位)
(三)编制人员情况
编制概况:公务员编制9人,事业编制6人;
实有人员概况:实有人数11人,公务员8人,事业人员2人,机关工人1人。
二、兴县县委宣传部2019年工作总结
(一)理论学习、思想武装持续引深。
1、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宣讲培训。
2、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工作。
(二)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稳步提升。
2019年全县新闻宣传取得新进展。围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国庆70周年及主题教育等中心工作,全年县电视台共播时政新闻1150条,市台采用240条,省台采用15条;兴县新闻网发布各类新闻2000余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400条(件),同步在各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天天快报)编发新闻信息2300余条;编印送发《兴县报》24期,完成《吕梁日报》“兴县专版”组稿24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环境整治“集中宣传月”活动,动用流动宣传车5辆,散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在城区乡村刷写、播发各类标语1500余条次,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积极良好的舆论氛围。投资1500万元建设较高标准的县级融媒体中心,11月7日,兴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组建领导班子,与“山西云媒体”对接,开通红色兴县客户端,10月底开通到目前发稿1800余条,录用率达50%。
(三)文化事业、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1、文化事业不断繁荣。
2、文旅产业方兴未艾。
3、文化市场、公共服务稳步提升。
(四)精神塑造、文明创建有序推进。
1、大力开展典型模范宣传。
2、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3、成立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全县17个乡镇站、376个村级所全部进行了命名挂牌,确定2个乡镇、5个村进行试点;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21支,举行授旗仪式并统一制作队服1000套;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开展敬老、扶幼、助学、生态环保、文明出行等各领域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
4、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
(五 )网络治理、信息管控效果明显。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网络、计算机安全应急处置两次,组织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周集中宣传活动,围绕各级重大会议、重点工作,大力开展网上宣传;联合公安、文化执法大力开展自媒体治理、网络空间净化整治工作,规范运行秩序;组建骨干网评队伍,参与网络评论50余次;监测处置涉县负面舆情24期,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六)人才队伍、工作机制保障有力。
在完成机构改革基础上,配齐宣传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招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人员10人,采用台聘形式,高薪聘用电视台专业人才2名。派出宣传系统业务骨干外出培训40人次。在宣传战线开展“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翻印《宣传思想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学习手册》,每人一册分发至全体干部职工;结合大讨论和主题教育,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工作提质增效;电视台新闻改为每日新闻;加强与中央及省市媒体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外宣能力。结合机构改革股室设置,对部机关领导班子职责进行了细化分工,任命股(室)长,压实工作责任,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水平。
1、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完善各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强化县委中心组学习,以县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科级干部为重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理论宣传、理论研究,强化学习指导和检查,进一步推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
2、抓好舆论引导工作,围绕十九大精神,县乡换届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县中心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广播电视、电台、擎天柱及墙体标语、版面宣传等各种宣传工具,形成较强的舆论氛围。加强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积极报送舆情信息,注重外宣工作;进一步丰富县电视台栏目内容,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好县级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的评选表彰工作;组织好第四届吕梁市道德模范的推选工作;积极开展公益广告、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建好兴县“道德讲堂”总堂,推动全县各级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组建好巾帼志愿、青年志愿以及民政、工会、党员志愿服务的协会注册工作和形成志愿服务常态化服务的工作格局。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乡镇文化站的运行进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送戏下乡以及“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等群众性文化服务工作;继续开展群众性消夏文艺展演活动和节日文娱活动;做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文化的申报工作;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力争在全市开展巡演;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艺精品扶持资金;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5、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宣传干部队伍培训、培养机制;注重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干部业务培训。
6、加强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宣传文化活动中心阵地的修缮和自来水及消防设施设备的更新工作,继续做好政府购买党报党刊工作。
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兴县县委宣传部包括县委宣传部本单位本级。
三、2019年收支决算情况
兴县县委宣传部2019年决算中,年初结转和结余2532320.24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78304.55元,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2454015.69元;本年收入决算9792581.07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792581.07元、无政府性基金收入;本年支出9894426.01元,全部为一般预算支出,无政府性基金支出,年末结转和结余2430475.3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835213.88元、项目支出结转1595261.42元。
(一)收入决算
2019年收入决算9792581.07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92581.07元,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0元。较2018年增加1998611.51元,增加率26%。主要变化原因为2019年新增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表彰奖励资金、电视剧《第一书记们》精品文艺专项扶持资金、开展2019年山西省残疾人文化艺术惠民演出活动经费等。
(二)支出决算
2019年支出决算9894426.01元,其中:基本支出5842671.74元较2018年增加4260492.38,增长率为269.28;项目支出4051754.27元,较2018年度支出减少1665005.63元,降低率为29.12%。主要变化原因为2019年虽新增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表彰奖励资金、电视剧《第一书记们》精品文艺专项扶持资金、开展2019年山西省残疾人文化艺术惠民演出活动经费支出等,但是减少了新建布展窑洞资金、“文明号”表彰、重点文化文艺精品扶持资金、重点文化产业培育品扶持资金经费支出。
2019年支出决算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9894426.01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0元。
(1)、按支出用途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5842671.74元、项目支出4051754.27元;基本支出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93525.94元,较2018年增加4403709.58元,增长率为370.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2447.92元,较2018年减少182618.08元,降低率为57.96%、卫生健康支出60764.88元,较2018年增加60764.88元,增长率为100%、住房保障支出55933元,较2018年减少20484元,降低率为26.81%。项目支出4051754.27元,较2018年度支出减少1665005.63元,降低率为29.12%,全部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按经济分类:
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442976.2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128536.2元,较2018年增加103740.84元,增长率为10.1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314440元,较2018年增加999374元,增长率为317.2%;公用经费支出7451449.81元,包括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745000元,较2018年增加695000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949885.81元,主要有办公费47907.8元,印刷费210000元,委托业务费1194591.47元,较2018年增加203867.91元,增长率为3.55%、其他资本性支出756564元,较2018年增加704384元,增长率为135%。
(3)、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0元。
(三)结余决算
2019年部门决算年末结转2430475.3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835213.88元,项目支出结转1595261.42元。
(四)“三公”经费决算
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支出管理。厉行节约,从业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简称“三公”经费)决算0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元,公务接待费0元。上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0元。
(五)机关运行经费情况
2018年我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686695.54元,主要为保障我单位日常工作运行用于购买办公用品和服务等的各项资金。其中:商品服务支出4490831.54元,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培训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195864元,包括办公设备购置。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19年采购支出部门决算总额为830094元,年初采购预算198000元。
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共计3058796.02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468593.35元,固定资产590202.67元(通用设备269664.49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320538.18元;流动资产2468593.35元)。
(七)、绩效管理情况
我单位无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等预算绩效情况。
三、名词解释
(一)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三公”经费:指省直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四)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