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吕梁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县政府办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111423LL00100/2024-37567
发文字号兴政办发〔2024〕8号 发文时间2024-05-15
发文机关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标题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兴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4-05-15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兴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兴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兴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指导意见》精神,务实推进全县农村改厕工作,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实效,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根据中共吕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农村“厕所革命”2024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吕农办发〔2024〕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完成2023年未实施的改厕任务。2023年我县改厕任务878座,完成224座,尚有654座未完成。

(二)完成2024年改厕任务。2024年我县计划完成新改厕任务1690座。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求,以1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及18个整村推进村为重点,切实推进全县农村户改厕工作,力争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整村推进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完成2023年“回头看”整改任务。2023年“回头看”列入长期整改任务158座,要在今年全部整改到位。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强化政府规划编制、标准

制定、政策扶持、项目推动、监管服务等作用,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充分尊重民意,鼓励农民群众自主改厕,真正使群众成为改厕“受益者”和“主导者”。

(二)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坚持规划引领,先规划、后建设,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村供水保障、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

(三)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各乡镇要充分尊重农民居住现状和生活习惯,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不搞“一刀切”,规范施工,务求群众满意。

(四)示范带动、统筹推进。各乡镇要选择基础设施好、群众意愿强的村,在充分做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快整村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五)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管护”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市场化管护方式,持续巩固提升农村改厕成效。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改厕方案。各乡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辖区内农村户用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使用等情况。深入排查改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群众需要、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及时跟踪群众新需求。各乡镇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规划,按照村庄类型,突出乡村优势特色,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紧扣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年度户厕建设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合理选择改厕模式。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尊重群众意愿,选择推广简单适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通风良好、群众乐于接受的三格、双瓮式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有污水处理能力和供水保障的地方推广污水、垃圾一体化处理水冲厕所。推进退街进院,做好保温防冻,具备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入室进屋。支持农户结合新建房屋自主改厕。

(三)严格户厕标准规范。要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和<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的通知》(农办社〔2020〕7号)和山西省农村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DB14/T2352-2021)标准要求改厕。卫生厕所达到有墙、有顶、有门,厕屋净高不低于2m,厕屋室内面积≥1.2m2;地基夯实,浇筑10厘米厚、C20混凝土,化粪池上沿低于冻土层,一般应低于地坪50cm以下,贮粪池不渗、不漏,清渣口、出粪口密闭有盖,便于清掏,不得掩埋。安装内径不小于10cm的排气管且高于厕屋屋檐50cm,确保改造后的厕所达到无蝇蛆、基本无臭和如厕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推行“首厕过关制”,通过“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确保建有模式、改有范例,真正让群众用上能用、适用、好用的卫生厕所。

(四)强化全程质量管控。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原则,求好不求快。县农业农村局要积极对接产品厂家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技术人员包乡包村责任制度,现场指导改厕工作。一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为确保产品质量标准,改厕产品采取政府集中采购方式。二要严把施工质量关。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施工,鼓励乡村工匠施工。强化改厕过程监督,建立乡镇政府主导,村委会、村民代表、改厕户参与的全方位监管制度。三要严把竣工验收关,进一步完善改厕验收标准和办法,严格验收程序,采取关口前移,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户和施工方联合分阶段逐村逐厕验收。强化档案管理。按照农村改厕数据库建设和建档立卡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农村户厕改造“一户一档”“一村一档”工作,建立卫生农村建档立卡制度。完善新改厕户档案信息,包括农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改厕模式、厕所编号、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人、管护员、包户干部及改厕前、中、后相关图片等,建立改厕工作追溯体系。

(五)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改厕所,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管护机制。统筹农村改厕建设与管护,明确各类厕所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维机制。同步规划建设改厕后续管护网点,乡镇设立环卫站。每村至少设置2名村级公益性岗位,为农户开展有偿服务。根据各乡镇农村公厕、户厕拥有量,每个乡镇环卫站配套一定的工作运营经费,用于购置吸粪车、厕所日常维护维修、粪污清运等,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利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粪污清运成本。将农村公厕、户厕纳入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范畴,确保各村公厕“专人管理、卫生干净”。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24年5月31日前)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资金落实、技术培训、厕具招标等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各乡镇要通过融媒体、微信群、宣传标语、村喇叭、政策宣传栏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宣传农村健康卫生知识和农村“厕所革命”的重大意义,让改厕工作家喻户晓,让更多的群众自觉主动参与进来,奠定改厕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4年6月1日至11月15日前)

坚持示范先行、重点推进原则,各乡镇对照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工程质量,细化责任、倒排工期、统筹安排,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乡镇要关口前移,采取地下部分、厕具安装、厕屋建设分阶段验收办法,坚持“谁验收、谁负责”,做到竣工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按照农村改厕“一户一档”要求,建立乡村改厕档案,做好相关影像资料的收集留存工作。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24年11月16日至12月底)

农村户厕改造完成后,由各乡镇组织自验,验收合格后向县农业农村局提交自验报告,县农业农村局组织进行复验,复验抽查比例不低于50%,复验结果作为拨付补助资金的依据。因工程质量不合格未通过复验的,不予拨付补助资金。乡村旅游重点村、整村推进村验收实现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政府是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主体,各乡镇主要领导是本地农村厕所改造第一责任人,对“厕所革命”成效负总责。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对改厕工作的宣传发动、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运营管护等关键环节和全过程进行管理,细化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为了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成立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组:

组 长:

梁文壮    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

贺建强    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 员:

白永军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建平    县财政局局长

牛永生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各乡镇乡镇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白永军兼任,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二)强化项目管理。各乡镇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要合理编制本地的农村厕所改造规划、户厕布局规划,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三)强化部门协作。农村改厕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直各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要按照各自职责主动抓好工作落实,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文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规划、人员、资金等各方面统筹实施、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形成工作合力。

(四)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局要统筹整合资金,保障改厕资金投入,足额落实奖补资金,确保改厕任务如期完成。农村户厕改造补助标准:室内水冲式每户补助2000元,用于购买卫生厕具、上下水管道改造;三格式、双瓮式户厕每座补助5000元,用于厕具采购、厕屋建设等,不足部分由农户投工投料解决。

(五)强化示范引领。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集中连片、整村推进”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工程。每个乡镇要确定一个改厕示范村,做到县有示范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提高农村改厕建厕水平。

(六)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厕所革命”当作改陋习、倡文明的重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跟踪报道“厕所革命”进展情况。重点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改变如厕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七)加强督导检查。农村改厕是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农村“厕所革命”领导组将采取多种方式对各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检查督导,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1.兴县2024年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wps

      2.兴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任务分配表.wps

      3.双瓮式厕所剖面示意图、厕屋立面图.wps

      4.深坑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平面图.wps


【图解】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兴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