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111423LL00100/2021-00006 | |
发文字号:兴政办发〔2020〕17 号 | 发文时间:2020-05-26 |
发文机关: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标题: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县2020年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0-05-26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兴县2020年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兴县2020年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
为巩固我县干果经济林建设成果,稳步推进干果经济林产业化发展进程,提升全县干果经济林生产管理水平,更科学、更合理提高干果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脱贫,以合理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确保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大战役,落实4月8日全县红枣核桃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实施以精细化管理、示范园建设为重点,依托技术服务队开展干果特色经济林高接换种、整形修剪,强化技术服务,优化品种结构,塑造果品品牌,实现优质高产,把干果经济林产业培育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二)任务目标
2020在全县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4.5万亩,实现贫困户干果经济林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全覆盖;在全县分区域、分树种建设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三)建设原则
坚持规模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项目区应集中连片规模实施,重点开展经济林精细化管理和品种化改造,打造高标准示范园,辐射带动全县经济林综合管理上水平。
坚持因地制宜,择优扶持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主栽经济林树种,确定项目实施内容,重点扶持群众积极性高、基层技术力量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经营主体。
坚持助推脱贫,整体推进的原则。项目建设任务重点向贫困户倾斜,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全覆盖。
坚持精准施策,统筹兼顾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林发展情况,制定项目实施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干果特色经济林综合管理要以增产增收脱贫为重点,兼顾生态效益。
二、实施内容
实施内容主要是干果经济林综合管理。对4-20年干果经济林结果树,枣树可放宽至30年左右,采取整形修剪、高接换种、土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推广应用配套实用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干果特色经济林以核桃、红枣两大传统干果经济林为重点,核桃要在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以解决品种混杂、主栽品种不突出、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推广晚霜防控技术;红枣以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保花保果等综合管理为重点,同时对品质较差的枣园进行高接换种,秋季遇连续降雨采取综合措施预防红枣裂果、烂果。
三、 工作重点
(一)技术培训
县林业局通过招投标委托第三方进行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在贫困户干果经济林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全覆盖基础上整体推进实施,使项目区每户农户都有一人掌握干果管理技术。
(二)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枣绣病、黑腐病、炭疽病、枣褐斑病、枣软腐病等烂果病。
2.主要虫害:绿盲蝽蟓、食芽象甲、桃小食心虫、枣黏虫、天牛、枣癭蚊、枣红蜘蛛、黑绒金龟子、大青衣蝉为主要防治对象。
3.防治措施:喷药:各类刺娥6-8月食叶危害,喷洒2.5%溴(氯)氟氰菊脂乳济5000倍液;云斑天牛危害主干,用石灰5千克,硫磺0.5千克,食盐0.25千克,水20千克拌匀后涂刷树干基部,可杀幼虫。
(三)整形修剪
1.枣树修剪:疏枝、短截、回缩、缓放、摘心、抹芽、拉枝。
2.核桃修剪:疏剪(锯)密生、细弱、交错、重叠、病虫枝;回缩长枝,落头降冠高位枝,开张直立枝,调节树体营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四)树杆涂白
1.落叶后用石硫合剂或自制涂白剂将树体杆部涂白。
2.涂白剂的配方为食盐0.2:白面0.2(也可以吃面后的面汤):生石灰1:水8.6份,配时把水加热到不烫手时先放食盐,化开后加先用冷水调好的面糊,搅匀后倒入先粉化的石灰桶里,将树干涂白,可起到防冻、防病虫的作用。
(五)合理施肥
秋施基肥、花期追肥、盛果期施促果肥,4-8月喷施叶面肥。
(六)深翻松土
秋冬季清理枣园完毕后,开始深翻枣园,距离树干越近耕翻应越浅,距离树干越远耕翻越深,一般以15-30cm为宜。
四、资金来源及项目资金支出范围
项目资金来源于山西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由山西林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落实,2020年实施4.5万亩,投资900万元,平均每亩投资200元。
干果经济林综合管理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整形修剪、高接换种、土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购置肥料、农药和必要的生产工具,聘请专家、技术培训、作业设计和检查验收等支出,其中:作业设计、检查验收费用不得超过总投资的5%,聘请专家和技术培训费不得超过总投资的5%,购置材料费不得超过总投资的30%。
五、组织管理
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由县政府统一领导、林业部门协调指导、各乡(镇)具体组织实施,以议标形式安排有管护经验的专业合作社和干果经济林管护专业队,组织以贫困户为主的农民实施,确保贫困户增收,由第三方进行全面验收工作。乡、村两级要组织各涉地农户投劳投工参与项目建设,完成扩穴、树盘深翻、保护带修筑、锄草、管护等相关管理活动。
六、检查验收
(一)验收内容
项目工程竣工后,由项目实施主体提出验收申请,县林业主管部门通知第三方验收单位进行验收。
1.提质增效工程的施工面积、质量、进度、技术指标及效果完成情况;
2.手续办理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完整,档案是否规范;
3.采购材料的品名、品牌、规格、产地家厂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证、出入库清单;
4.验收完毕后,写出项目的提质增效实施效果评价报告,由县林业局申请省、市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核查验收。
(二)验收要求
1.验收组要严格工作作风,做到不吃、拿、卡、要。
2.验收组要客观公正地进行工作,弄虚作假。
3.验收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并对验收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完成验收报告。
七、资金支付和管理
项目完工后,山西林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依据县林业局提供的检查验收报告单、资金决算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省项目主管单位出据的核查报告支付资金,项目完成后实行报帐制,项目款不预付,没有通过检查验收和核查的不予支付资金。
项目资金要按照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管理,按审批的实施方案所列内容使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八、扶持政策
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由山西林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融资。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干果经济林产业扶贫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确保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领导组:
组 长:刘保平(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刘来迎(县林业局局长)
成 员:张建平(县财政局局长)
田左玉(县发改局局长)
张建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白永兵(县扶贫办主任)
栗建平(县气象局局长)
李兰平(县林业局副局长)
项目实施乡(镇)乡(镇)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刘来迎(兼)。
各有关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长主抓,分管副乡(镇)长具体抓,林业部门牵头抓,技术支持单位、财政、扶贫、农业部门协力抓,动员乡、村、户广泛参与,形成多部门联动,多方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产业发展的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
以省级资金为主,整合其他部门的项目和资金,统筹用于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推进、督促验收等,确保全县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录制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激发贫困群众参与热情,提高农民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加强督促考核
严格考核,是项目推进的保障。各乡(镇)要成立提质增效领导组,各乡(镇)长任组长,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开展阶段进度和成效自查,每次阶段检查后,要建立档案资料(影像资料、施工进度表、农户面积确认表、农户走访记录)。实行年终目标考核,促进任务落实。要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纳入县、乡总体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对实施好的乡(镇)、村委、专业合作社通报表扬,列为今后重点产业扶持发展对象,予以项目支持;对实施差的乡(镇)、村委、合作社等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干果经济林项目建设和管护资格。
(五)严格档案管理
1.县林业局及有关乡(镇)建立标准化管理档案,对实施方案的每个环节,县、乡、村、实施单位在农资材料发放使用、施工记录等环节进行登记。
2.项目实施面积由各乡(镇)要以村、专业合作社为单位,逐户登记造册、贫困户单独登记造册。
附件: 1.2020年全县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任务表
3.施工进度安排表